进入检索系统
首页   > 新闻公告 > 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青衿茶叙 一场跨越时空的叙谈

作者: 时间:2025-05-27

5月21日下午,"青衿茶叙"茶文化分享会在一号教学楼315-1室举办,图书馆李丽萍老师以“茶会礼仪-茶席美学-茶史脉络-茶书共读”为脉络,通过“讲、演、问”三位一体的沉浸式体验,借茶器之美与茶道之韵,探寻千年茶文化。

1.jpg

茶艺社同学以净手清心之礼开场,一掬清水涤去浮尘,喻示以澄澈心境入茶境。当主客相敬时,"斟茶七分满"之礼,恰似"留得三分情谊长"的东方哲思悄然舒展。在叩指谢茶环节,不同辈分自有章法:向长者行空拳三叩之礼,与平辈施双指并叩之仪,对晚辈作单指点桌之态,千年"三叩首"礼化作盏中涟漪,流转着中华礼仪的隽永深意。

3.jpg

李老师从"色有清韵、器存古意、镜生幽趣"三境切入,通过茶席空间的留白与器物摆位的疏密对比,营造"方寸见天地"的意境。茶席并非静态陈设,而是融合插花、书画等元素,形成"人-茶-器-境"互动的动态美学场域。

6.jpg

李老师系统阐述了中国茶文化的演进历程:唐代开创煎茶法,陆羽《茶经》构建理论框架;宋代点茶技艺登峰造极,建盏黑釉与《大观茶论》共同塑造茶道美学典范;明清时期瀹饮法革新引领散茶冲泡风尚,紫砂工艺与青花瓷器相得益彰。茶器形制与饮茶方式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促进,既体现了工艺技术的突破,也凝结了文人雅士的审美追求。

5.jpg

在茶书共读环节,老师带领同学共读《大观茶论》,通过重点解读"天时"、"茶盏"等核心章节,共同学习北宋时期茶叶种植的时令规律、精细的采制工艺以及独具特色的品鉴体系。在互动环节中,老师针对茶学知识要点进行启发式提问,学员们踊跃参与讨论。


图书馆 伍巧悦/文;伍巧悦/责任编辑
初审 曾江山 复审 李丽萍 终审 刘付霞)

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长腰岭长学路300号 电话:020-28388100;邮箱:hnsmyb@126.com
版权所有: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粤ICP备18019536号-1 粤ICP备18019536号-2